10月27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照与金融机构1∶9的出资比例,联合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,共同设立1000亿元的PPP政府引导基金,这是疆内第一批PPP政府引导基金。而就在几天前,财政部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,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1800亿元的PPP融资支持基金,为PPP项目再次“加火”。

    今年以来,稳增长措施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加速落地,其中“铁公基”项目投资规模已达上万亿元。在此背景下,开发性金融机构对备受市场关注的PPP融资模式做了新的尝试,比如与政府合作,并牵头商业银行参与设立基金。而对建筑行业来说,拥有政府背景的PPP基金更将对项目信用资质起到增强作用,有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题。

■破冰

    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坐镇千亿基金

   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消息,其已联合中国建设银行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十大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PPP融资 支持基金,总规模1800亿元。财政部相关士表示,该基金将作为社会资本方重点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发展,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。

    今年5月,国务院《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》明确,要在财税、价格、土地、金融等方面加大对PPP项目的支持力度,保证社会资本和公众共同受益,通过资本市场和开发性、政策性金融等多元融资渠道。

    “财政部牵头成立的基金较受业内关注。”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指出,“这一基金也是2014年以来国内对PPP项目支持政策中的一个亮点。因为之前许多地方政府已经组建了一些PPP基金,如果有中央政府参与,这个信用资质会更好,银行方面也会更愿意放贷,这对国内PPP项目的发展非常有好处。但是,国内PPP项目建设还存在诸多待解难题,上述政策效果还有待时间考验。”

■放量

    地方政府牵头引入开发性资金

    记者统计后发现,已有多地启动了PPP基金。如前所述,10月19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签署首期规模1000亿元的PPP协议。9月18日,湖南省财政厅宣布将积极支持设立PPP融资基金。9月17日,四川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将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PPP投资引导基金,初步确定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。9月16日,江苏省总额为100亿元的PPP融资支持基金正式落地运作。在此之前,河南、山东等省也连发多个PPP基金。

    目前,各地推出的PPP项目约1800多个,总投资达3.4万亿元。广发证券相关专家表示,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设立PPP基金,规模之大、速度之快,超出市场预期。这些PPP基金通常由政府、商业银行、投资机构、社会资本等共同设立,为PPP项目提供融资资金,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各PPP项目将迎来落地潮。

    某投资公司管理人士指出,PPP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前期高投资。设立PPP融资支持基金,可以帮助企业为难以获得市场融资的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。从国际PPP基金的实际操作看,主要分为政府发起的PPP基金和市场发起的PPP基金两大类。前者通过债权、担保、股权等形式,为难以获得市场融资的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在项目条件改善后择机退出。

■落地

    建筑行业PPP融资环境逐步改善

    广发证券分析师唐笑称,政府大力推行PPP,建筑行业首当其冲,多年积累的协调能力和社会资源将使其在这次大潮中实现资产重估。其实资本市场现在已经有所反应,不确定的是每家企业介入PPP的时间和形式。如今,有了国家层面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,就更能对项目信用资质起到增强作用,有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题。

    事实上,建筑行业在PPP基金领域早有尝试。5月26日,国内首只千亿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PPP产业基金签约诞生,由建行总行、绿地集团、上海建工、建信信托牵头发起。8月25日,安徽建工联手兴业银行、浦发银行发起设立规模近400亿元的PPP专项产业基金,预计可撬动2000亿元资金规模的PPP项目。此外,中国建筑、中国铁建、龙元建设、东方园林等多家建筑上市公司均已公告签约PPP项目。

    公开资料显示,目前推出的PPP项目中多以工程建设类项目为主,资金需求庞大。2014年12月4日,财政部公布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,集中在轨道交通、供水供暖、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领域,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。今年9月29日,财政部再推出第二批206个PPP示范项目,总投资规模近6600亿元。与第一批相比,这批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明显增多,范围也更广,涉及交通、市政等诸多领域。

    某位正参与PPP项目的建筑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,企业在解决资金缺口方面所采取的办法比较单一,即减持股份套现和定向增发。而通过引入社会资本,作为承包方的建筑企业自身垫资和融资的压力将得到缓解;作为项目参与方的建筑企业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,将使企业收益获得更多保障。

    “更重要的是,PPP基金为相关企业增加了融资工具。但对民企来说,最终获得的利益才最实在。所以,提高项目收益率、增加企业在和政府合作过程中的底气和法律保障,是有的民企更为看重的因素。”该人士坦言。